外强中干,是一种注重内在品质而非外部表象的评价。而中国制造业正是在这种“外强中干”的理念下转型升级,从粗放式的大规模生产向智能化、专业化生产转变。
中国制造业被称为全球工厂,大量的制造企业在全球制造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传统的低成本劳动力和低技术含量的制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随着科技和人才的逐步累积,中国制造业开始了向高精尖端的转型之路。
外观上看,中国制造业的实力正在不断被提升:高档数控机床、高速列车、大型电力设备等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企业正在不断创新和突破。内在转型,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自身的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自主研发,把专业化和智能化作为未来方向。
外强中干的最高境界是在实现质量的同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在过去,中国制造业仅仅追求效益和效率,在实现规模经济的同时,无法实现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的提高。而今,中国制造业正注重从产量到产质、从规模经济到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
综上,中国制造业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走出了并不平坦的转型道路。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中,中国制造升级的步伐一直在加速,这是一个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中国制造业。外强中干,定能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更灿烂的明天。